哺乳期皮肤总是到处痒,这可能与皮肤干燥和过敏、汗腺炎、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饮食调整、居住环境的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但是,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避免未经许可的用药,防止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一、原因
1、皮肤干燥:哺乳期女性如果洗澡频率较低,清洁程度较差,可能会导致皮肤变得干燥、脱屑等,从而导致皮肤总是痒的情况。如果室温过高,或者哺乳期女性穿得过多,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等不适的症状。
2、过敏:例如,哺乳期的女性由于具有过敏体质,更容易患上荨麻疹等相关疾病。症状可能是身体上出现大量隆起的风团,当出现荨麻疹时,皮肤可能会持续感到瘙痒。
3、汗腺炎:如果女性在哺乳期间被包裹得太紧,这可能会妨碍排汗功能,并可能导致汗腺发炎。在腋下等容易出汗的地方,可能会出现红色的丘疹,这可能会导致皮肤持续瘙痒,尤其是在背部和腋下这些部位更为严重。
4、糖尿病:在哺乳期间,皮肤瘙痒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如果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这将对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植物神经会控制汗腺的活动。一旦植物神经出现问题,汗腺的分泌可能会出现异常,这可能导致皮肤变得干燥,从而使哺乳期的女性皮肤持续感到痒。
二、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在确保室内温度、避免受凉和避免坐浴的前提下进行洗澡,可以维持皮肤的清洁,并减少由于皮肤干燥、脱皮等原因导致的皮肤瘙痒症状。
2、饮食调整: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能够改善血管的收缩功能,对过敏性皮肤病有辅助作用,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另外,建议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止加剧瘙痒等不适症状。
3、居住环境的调整:哺乳期的女性可以确保室内温度维持在大约25℃,湿度维持在50%-60%的范围内。适当地打开窗户以确保空气流通,可以避免由于担心受凉而将室内温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减轻因过高温度导致的皮肤干燥和瘙痒等皮肤问题。
4、药物治疗:如果哺乳期的女性皮肤出现瘙痒等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乳、鱼肝油乳、尿素乳膏等具有保湿效果的药膏。如果没有皮肤损伤,还可以考虑使用炉甘石洗剂,这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的不适。另外,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哺乳期女性而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是必要的。一旦血糖水平得到稳定控制,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有可能得到缓解,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在哺乳期间,如果女性出现皮肤发痒的问题,建议选择宽松和棉质的衣物。如果皮肤瘙痒的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建议尽早就医,并在明确原因后开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