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合并早产是孕妇的常见风险之一,妊娠高血压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再并发早产,后果更加不可预料。因此,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妊娠高血压和早产的特点、影响以及预防方式。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早产的特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病,占全部妊娠的5%~10%,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主要症状有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血压≥140/90mmHg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特点。血压缓慢升高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感到头晕、头痛等;血压急骤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气促等症状,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继续升高,出现严重高血压≥160/110mmHg。按发病基础、脏器损害程度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五类,即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的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1000~2499g。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的早产儿死于新生儿期。
二、妊娠期高血压与早产是如何相互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诱发早产,早产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高血压疾病对母体与胎儿产生的危害,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能造成母体损害,如心衰、脑出血、肾衰、肝脏功能严重损伤、胎盘早剥等,以及引发子宫收缩,或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缺氧等情况,胎心胎动异常。
临床检查时B超胎心监护提示胎儿处于濒危状态。属于医源性早产,即为抢救患者与胎儿生命造成早产。此时病情随时可能危及患者与胎儿生命,需提前终止妊娠。所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早发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害较大,大部分患者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
三、治疗妊娠高血压和预防早产的方法
妊娠高血压孕妇需要尽量卧床休息,避免造成血压波动。由于妊娠高血压合并早产的情况较为严重,孕妇可以去正规医院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吃一些降压药来治疗,比如甲基多巴、硫酸镁等,这对于稳定孕妇病情、保障胎儿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期间,还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观察药物治疗是否见效。一般情况下,使用药物稳定血压,能够有效降低孕妇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的几率。同时,对于早产,预防一定是第一位的,孕妇需要及早预防:
1、调节饮食:家属平时要注意孕妇的饮食调节,妊娠期尽量避免高脂肪、腌制、生冷、辛辣的食物,应以清淡、低盐、低脂为主,适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血压升高。
2、适当活动:孕妈妈平时可以适当活动,有利于控制体重,避免血脂含量升高。建议平时散步或者做瑜伽,有助于维持血压平稳。
3、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孕妇应该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在血压水平异常时,及时排查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妊娠期高血压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影响.马逸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0.期刊
[2]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孕期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分析.林淑娟.中国医药科学.2020.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