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哪种酶升高

医生头像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该症患者的血清中,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酶通常会升高。
1、肌红蛋白:此物质仅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内,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下,患者的心肌通常会受损,出现溶解、坏死的情况,可导致肌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其在血清中的含量升高。
2、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在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等处的含量较高,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后,肌酸激酶通常会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一般可持续3-5天。
3、肌酸激酶同工酶:该酶类物质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后,由于心肌细胞受损,大量肌酸激酶入血,可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也随之升高,该情况一般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2-4小时后。
此外,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等酶通常也会升高。因此,在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筛查上述指标,完善X线检查、CT检查等项目,以明确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溶解血栓、疏通血管。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