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期下腹隐隐作痛,可能是排卵痛、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淤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排卵痛:在卵泡期向排卵期过渡时,随着卵泡发育成熟,卵泡内压力升高,卵子要突破卵泡壁排出,这个过程会刺激卵巢表面及周围组织,引发轻微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多呈隐痛、坠胀感,一侧或双侧交替出现。一般无需特殊用药,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元胡止痛片,理气、活血、止痛,缓解盆腔不适感;痛经宝颗粒,温经化瘀、理气止痛,对这种生理性疼痛也有舒缓功效。
2.附件炎:经期卫生不良、同房不洁等使病原体入侵输卵管、卵巢等附件部位,炎症刺激盆腔腹膜及周围组织,处于卵泡期时,炎症持续存在,炎症渗出物积聚、粘连,在身体活动或脏器蠕动时,相互牵拉、摩擦,导致下腹隐隐作痛。治疗用药有头孢呋辛酯片,广谱抗菌控制感染;替硝唑片,针对厌氧菌协同消炎;妇乐颗粒,清热凉血、化瘀止痛,减轻附件炎症引发的疼痛。
3.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本该生长于子宫腔内,因经血逆流等原因异位至盆腔、卵巢等部位,在卵泡期,异位内膜随激素变化也有反应,局部充血、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神经、组织,引发下腹隐痛,且常在经期加重。可选药物有孕三烯酮胶囊,抑制异位内膜生长;达那唑胶囊,调节激素,减轻内膜异位症状;散结镇痛胶囊,软坚散结、化瘀定痛,改善盆腔疼痛。
4.盆腔淤血综合征:长期久站、久坐,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盆腔,血管扩张迂曲,在卵泡期激素波动影响下,淤血状态对盆腔脏器及神经产生压迫、刺激,造成下腹隐痛、坠胀,尤其劳累后更明显。可服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促进回流;迈之灵片,减轻血管通透性、消肿止痛;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助缓解盆腔淤血疼痛。
5.肠易激综合征: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致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异常,在卵泡期激素波动下,这种紊乱可能更明显,肠道痉挛、积气,刺激临近盆腔腹膜,引发下腹牵涉痛,常伴腹泻或便秘交替。药物可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平滑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保护肠黏膜、改善肠道功能。
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生冷辛辣食物摄入;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心情舒畅,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