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想睡觉与外界环境、氧气含量低、褪黑素分泌等因素有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外界环境:雨声是非常典型的白噪音,而白噪音具有舒缓神经的作用,下雨天产生的白噪音能让人感到舒适,放松心情后容易产生困倦、乏力等现象,所以下雨天有着助眠的效果。
2、氧气含量低:下雨天,天气昏暗,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降低,人体的交感神经较晴天不是那么兴奋,心情也就跟着舒缓下来,产生想睡觉的现象。
3、褪黑素分泌:褪黑素是人体松果体分泌的生物性激素,对睡眠有改善作用,当下雨天天气昏暗时,人体会释放一定褪黑素,从而引起想睡觉的情绪,此时的睡眠质量也会较高。
下雨天睡觉需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需要注意,如果白天下雨时进入睡眠,容易使人体进入深度睡眠,这时建议不要沉睡太长时间,可能会造成睡醒后大脑昏沉、眩晕、恶心想吐等不良反应,深度睡眠尽量保持在夜间,夜间的深度睡眠有利于帮助人体在白天积蓄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