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脚上的丹毒后遗症是什么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脚上丹毒后遗症包括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增厚与纤维化、淋巴水肿、复发风险增加、慢性疼痛等。若患有脚上丹毒后出现相关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治疗。
1、皮肤色素沉着:丹毒炎症刺激可导致局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使得脚部皮肤颜色变深,出现色素沉着斑,影响美观,且可能长时间难以消退。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美白功效的外用药物,如氢醌乳膏等,但效果可能有限。
2、皮肤增厚与纤维化:长期反复的丹毒发作,会使脚部皮肤组织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增生,导致皮肤增厚、变硬,弹性降低,严重时可影响脚部关节活动。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物可直接逆转这种纤维化改变,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一些软化角质的药物,如水杨酸软膏等,缓解皮肤增厚带来的不适。
3、淋巴水肿:丹毒可破坏脚部淋巴管结构与功能,引起淋巴液回流障碍,进而出现淋巴水肿,表现为脚部肿胀、皮肤紧绷,按压时可有凹陷,且肿胀可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水肿症状。
4、复发风险增加:一旦患上丹毒,脚部局部的皮肤屏障和免疫功能受损,细菌容易再次入侵,导致丹毒复发。平时需注意增强体质,可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胶囊等,但不能完全杜绝复发。
5、慢性疼痛:炎症累及脚部神经组织,即使丹毒急性期已过,仍可能遗留慢性疼痛症状,表现为脚部隐痛、刺痛或胀痛等,尤其在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注意脚部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破损。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可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