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从中医的角度看,便秘可能与食积、燥热内结、肝气郁结、气血两亏、外感寒邪等因素有关,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上述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1、食积:频繁的暴饮暴食可能对脾胃造成伤害,妨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食物在胃里滞留,从而引发食物堆积,常见的症状包括不想吃东西、口中有酸臭和便秘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服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等药物来改善身体状况。
2、燥热内结:频繁地摄入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引发体内的燥热累积,会妨碍脾胃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便秘、腹部胀气和胃部的灼热感等问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增液承气汤,以达到改善的效果。
3、肝气郁结: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可能会引发肝脏的疏泄功能异常和气机不流畅,从而导致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易怒、胁肋胀痛和胸闷等,还可能伴有便秘和月经不规律等其他症状。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逍遥散、郁芩茶等药物来改善病情,同时也需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4、气血两亏:对于长时间患病或身体虚弱的人,可能会经历气血两虚的情况,会导致胃肠蠕动速度下降,从而出现便秘、脸色发白和全身乏力等问题。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药物进行治疗。
5、外感寒邪:长时间暴露在阴暗和湿润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外部寒邪的侵袭,从而使体内的阴寒变得更为旺盛,进而引发胃肠凝滞和便秘,同时还可能出现四肢发冷和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疏风胶囊等药物。
建议患者平时要适当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