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一般7-15天能好,此时可以解除隔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丙类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手、足、臀部等部位也会出现丘疹或疱疹。患者的病程一般为7-15天,此时皮疹基本消失,即可解除隔离。
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好,出现病情较轻的手足口病,一般7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正常;若是比较严重的手足口病,皮损面积较大,发热后体温也比较高,可能15天左右才能恢复。此外,少部分患者的病情很严重,伴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的时间会相应的延长,同时延长隔离解除的时间,所以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当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出现口腔黏膜、手、足部位皮疹及发热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对于手足口病主要是对症治疗,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家长还需进行隔离,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