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被螨虫咬了什么样子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被螨虫咬了一般会出现皮肤损害、瘙痒、皮肤过敏、继发感染、睡眠障碍等症状。
1、皮肤损害:被螨虫叮咬后,皮肤上会出现红色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样皮疹。这些皮疹大小不一,多为小米粒至黄豆大小,形态较为规则,可孤立存在或相互融合,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如颈部、手臂、腿部等,也可出现在腰部、腹部等与衣物接触紧密的部位。
2、瘙痒:螨虫叮咬处会有明显的瘙痒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瘙痒,而有的患者则会感到瘙痒难耐。这种瘙痒通常在夜间会加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患者频繁搔抓,进一步加重皮肤损害。
3、皮肤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对螨虫的唾液、分泌物等过敏,除了出现皮疹和瘙痒外,还可能伴有皮肤红肿、发热等过敏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慌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4、继发感染:由于搔抓,被螨虫叮咬的皮肤容易破损,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一旦继发感染,叮咬部位会出现脓疱、渗液,周围皮肤红肿加剧、疼痛明显,可能会形成疖肿、痈等皮肤感染性疾病,愈合时间也会延长。
5、睡眠障碍:因螨虫叮咬引起的瘙痒在夜间加重,会干扰患者的睡眠,使患者难以入睡或频繁醒来,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怀疑被螨虫咬了,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等确定是否为螨虫叮咬,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同时会建议患者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和除螨处理,以防止再次被叮咬。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