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室间隔缺损1.5mm相对不严重,但仍需密切观察,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室间隔缺损是胎儿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一般来说,缺损在3mm以下的小型室间隔缺损有自愈的可能性。对于1.5mm的缺损,在胎儿后续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心脏的进一步生长和发育完善,缺损处可能会自行闭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需要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来监测缺损的变化情况,包括缺损大小是否有改变、有无合并其他心脏结构异常等。如果缺损没有愈合的趋势或者逐渐增大,可能会对胎儿的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出生后,可能会导致左向右分流增加,肺循环血流量增多,长期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等并发症。而且,在胎儿期,室间隔缺损也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等其他疾病相关联,需要进一步排查。
日常护理中,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为情绪过度波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体力劳动。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