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发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应用抗病毒药物、考虑抗生素治疗以及综合调理等进行处理。
1、物理降温:当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这包括用温水擦浴身体大血管走行部位,如腋窝、腘窝、手足心等,或使用冷毛巾冷敷额头、使用退热贴。物理降温能够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帮助降低体温。同时,多喝水能增加尿量,通过排尿带走体内热量,也有助于降温。
2、使用退热药:若体温超过38.5℃,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用的退热药有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锌布颗粒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下调,从而起到解热作用。
3、应用抗病毒药物:流行性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因此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4、考虑抗生素治疗:虽然流行性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
5、综合调理:在治疗期间,患者还应注意综合调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饮食上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汤、粥类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等的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身体康复。
在处理流行性感冒发热时,患者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盲目跟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