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并不会直接导致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中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其主要功能是凝血、止血以及修补破损的血管。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常会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并迅速发生变形,表面黏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因子的作用下,可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达到止血。出现血小板减少多见于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作用。劳累并不会直接导致血小板减少,但过度劳累可能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身体造血物质吸收不足,出现贫血的症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现象。
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较轻时,患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等症状。若是病情加重,止血、凝血功能会出现损伤,可能会出现脏器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血尿、脑出血等症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考虑是否输入血小板进行治疗。
虽然劳累并不会直接导致血小板减少,但易对身体造成损伤,不利于病情控制以及患者身体恢复。建议患者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