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块状,可能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感染、慢性盆腔炎、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这种真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可改变阴道内环境,使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变得黏稠,呈现出块状白带,常伴有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不安,还可能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治疗可采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能直接作用于阴道局部,抑制真菌生长;氟康唑片,可通过口服有效对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伊曲康唑胶囊,同样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按疗程规范用药,性伴侣如有症状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同房。
2.细菌性阴道病:因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厌氧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所致。细菌在阴道内代谢产生的物质使白带性质改变,出现块状白带,白带多呈灰白色,有鱼腥味,尤其是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治疗可选用甲硝唑栓,对厌氧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替硝唑片,可有效抑制阴道内有害细菌;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能针对性地对抗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病菌,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
3.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感染:宫颈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等因素影响下外移,其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当合并感染时,宫颈及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且变得浓稠,形成块状白带,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出血,也可能有轻微下腹坠胀感。可使用保妇康栓,具有生肌止痛、行气破瘀的功效,对宫颈炎症有较好疗效;消糜栓,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改善宫颈局部炎症状态;抗宫炎片,口服有助于消除宫颈炎症,减轻症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宫颈TCT和HPV检测。
4.慢性盆腔炎:盆腔长期存在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增多,并可蔓延至阴道,使白带增多呈块状,白带颜色可发黄,常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疼痛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还可能出现腰骶部酸痛等症状。治疗可采用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花红片,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盆炎净胶囊,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炎症。
5.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失衡,可影响阴道和宫颈的分泌功能。例如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可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且变得黏稠,出现块状白带,常伴有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等症状。治疗需先调整内分泌,可服用乌鸡白凤丸,能调理月经、改善内分泌;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有助于调节因情绪等因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益母草颗粒,可活血调经,促进月经规律,同时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合理饮食。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避免滥用抗生素和阴道冲洗剂。经期注意卫生,使用合格的卫生巾,避免同房。若白带块状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