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传染科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扩增定量

医生头像

蒋卫民 主任医师感染中心

三级甲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扩增定量一般是一种用于检测患者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手段。
临床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复制情况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和PCR法。酶联免疫法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传统手段,检测的是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反应状态。而PCR可检测该病毒DNA。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扩增定量是检测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定量检测结果主要是对抗病毒治疗提供检测结果和疗效。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的活跃性较高,病毒复制能力较强,对人体的伤害较大。
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病毒DNA定量指标降低,病毒复制能力下降,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高,病情一般得到有效控制。感染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了解自身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平时应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舒缓精神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为宜,时间不宜过长;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减轻肝脏负担。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