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能会传染给家人。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多为2-9天。患者多为急性起病,有发热、恶心、乏力、厌食等表现,还可伴随有上腹不适、关节酸痛、黄疸等症状。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以临床感染者、亚感染者以及感染HEV的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其中,儿童、青少年以亚临床感染为主,而临床感染则多见于青壮年以及中老年人。
若患者有戊型病毒性肝炎,在与家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给家人。另外,若患者的家人误食受感染的猪、牛、羊、鸡等动物,也可能会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感染科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肝纤维化指标、CT、MRI等检查,并遵医嘱使用联苯双酯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另外,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患者在平时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等私人物品;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建议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