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屎时,如果患者掏出湿润、黄色以及存在臭味的耳屎,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湿疹等疾病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一、非疾病因素
部分人群的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较多,容易排出棕黄色、油性黏性物质,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耳道里,当外耳道不慎进水,就可能会在掏耳屎时发现湿湿一大坨的黄色物质,还可能伴随臭味。通常可以定期前往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然后在医生的帮助下清除耳屎,以免造成耳屎堵塞。
二、疾病因素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是发生在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病变等原因所致,常见的症状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当耳道内有脓液,且长期不清理,就容易导致耳屎较湿润,呈黄色,还伴随异味。首先要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屎,然后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片等。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能够控制病情。
2.真菌性外耳道炎: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掏耳屎时,出现黄色的湿润耳屎,且存在臭味,还可能伴随耳内发痒、闷胀感等症状。在清理完外耳道耳屎后,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
3.外耳湿疹:通常是指发生在外耳道、耳郭和耳周皮肤的湿疹,常与过敏有关。患者的患处奇痒,多伴有烧灼感,同时掏耳屎后还容易流出黄色水样分泌物,且存在臭味。患者应及时清理患处,然后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掏耳屎时出现了湿润的黄色耳屎,还伴随臭味,应保持清淡饮食以及耳部清洁,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做体格检查、耳镜检查等来确诊病情,然后根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