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脚上起包又疼又痒又硬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脚上起包又疼又痒又硬一般和传染性软疣二次感染、虫咬皮炎、毛囊炎、鸡眼、跖疣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了解具体情况。
1、传染性软疣二次感染: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表现为皮肤上的丘疹、结节等相关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或溃烂而导致患者死亡。然而,这可能会触发细菌感染,导致脚部出现肿块、疼痛、瘙痒和硬化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采用左氧氟沙星片、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在炎症得到缓解后,再考虑进行冷冻、电离子烧灼等外科手术。
2、虫咬皮炎:通常是由蚊子、螨虫、跳蚤等昆虫叮咬后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推荐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采用氯雷他定片、强的松和炉甘石洗剂等药品进行治疗。
3、毛囊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导致的毛囊感染疾病,患者可能会经历脚部红肿、疼痛、瘙痒和硬化的症状。因此,建议在医生的建议下,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和酮康唑乳膏进行治疗。
4、鸡眼:足部长期受摩擦和压迫,导致角质层增生。脚部出现淡黄色皮肤改变,中间伴有坚硬内核,受到压迫刺激后会出现明显疼痛、瘙痒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通过鸡眼挖除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5、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足趾部出现皮肤增生物,行走或站立时会有疼痛的感觉。主要治疗方法是物理治疗,如冷冻、电灼、激光、微波等。如果不宜采用物理治疗,可以选择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治疗。
需注意用药时务必谨遵医嘱,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足部清洁。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