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在医学上的单位是mg/dl,通常出生第五天黄疸15mg/dl可能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引起的,也可能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引起的,如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肝炎。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约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黄疸,此时可表现为出生第五天黄疸15mg/dl的现象。出生2周后,黄疸可逐渐消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若足月儿生后3~4周和早产儿生后4周黄疸未消退,需怀疑是否存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新生儿ABO溶血病: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黄疸出现早,多数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并且迅速加重。建议家长遵医嘱让新生儿接受光照疗法治疗,有利于降低血清胆红素。
2、新生儿肝炎:胆汁淤积或肝内、外胆道闭锁,可诱发该病,导致胆汁排泄障碍,除了上述检查结果,还常在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体重不增等症状。建议家长遵医嘱给新生儿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注射用辅酶A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利胆退黄、保护肝脏细胞、促进肝脏功能代谢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黄疸一般不会自行缓解,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可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肝功能、血清酶学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对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家长加强喂养,促进新生儿排便,有助于生理性黄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