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来月经阴道有灼烧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来月经阴道有灼烧感一般是阴道炎、尿道炎、过敏、外阴局部皮肤破损、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1、阴道炎:常见的阴道炎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等。在月经期间,由于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酸碱平衡失调,有利于病菌滋生繁殖。例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月经期间阴道酸碱度改变,念珠菌大量繁殖,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腐渣样,刺激阴道黏膜,引起灼烧感,同时还伴有外阴瘙痒,瘙痒症状明显,常使患者坐立不安。建议患者谨遵医嘱,对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使用克霉唑栓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月经期间要勤换卫生巾,避免穿过紧的内裤。
2、尿道炎:女性的尿道较短且与阴道相邻,月经期间如果不注意卫生,细菌容易从尿道外口侵入尿道,引发尿道炎。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阴道有灼烧感等症状,排尿时灼烧感可能会加重,有时还会伴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浑浊等情况。建议患者谨遵医嘱,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一般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冲洗尿道,缓解症状。
3、过敏:使用了不合适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护垫等,或者接触了某些过敏原,如化纤材质的内裤、新换的洗衣液清洗的内裤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阴道和外阴出现灼烧感,还可能伴有皮疹、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谨遵医嘱,要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等,同时更换合适的卫生用品和内裤,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症状。
4、外阴局部皮肤破损:月经期间,由于使用卫生巾的摩擦、外阴瘙痒时搔抓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外阴局部皮肤破损。破损的皮肤受到经血、分泌物等刺激,会产生灼烧感,疼痛明显,尤其是在活动或更换卫生巾时加重,同时可能伴有少量出血。建议患者谨遵医嘱,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再次损伤,可使用碘伏消毒破损处,涂抹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5、激素水平变化: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雌激素水平相对下降,可能会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干燥,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从而产生灼烧感,一般症状相对较轻,没有明显的分泌物异常。建议患者谨遵医嘱,通常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清洗外阴,可适当使用润滑剂缓解阴道干燥,随着月经周期的结束,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症状会逐渐缓解。
来月经时阴道有灼烧感需要关注,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如果灼烧感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如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味、腹痛等,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卫生用品,避免接触过敏原,以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