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黄体期是排卵期吗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黄体期并不是排卵期,通常发生在排卵之后。
如果月经周期在正常情况下是有规律的,下一次月经开始前的第14天将被视为排卵日,而排卵前的第5天和随后的第4天则被认为是排卵期。在这段时间内,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变深、黏度增大,并伴随着性交时出现的疼痛等症状。在排卵期,成熟的卵泡会破裂并释放卵子,这段时间内,同房受孕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卵巢的激素调节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体系。在排卵期间,雌激素能够激发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从而导致黏液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使黏液变得更加稀薄、透明,并且拉丝度表现良好。
在排卵结束后,循环系统中的LH和FSH水平都会急剧减少,在少量LH和FSH的影响下,黄体开始形成并逐步成熟,这一阶段被称为黄体期。黄体期卵巢体积迅速增大,重量明显减轻。在排卵结束后的第7至8天,孕激素和雌激素的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在排卵结束后,卵泡液开始从卵泡腔中流出,导致内部压力降低,卵泡壁发生塌陷。随后,卵泡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开始侵入,并被周围的结缔组织所包围,最终形成黄体。在卵子没有受精的情况下,黄体会在排卵后的9~10天开始逐渐退化,并在黄体衰退之后开始月经。
当月经出现异常时,为了了解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需要检查性激素的六个指标,这包括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睾酮、雌二醇和催乳素等。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重均衡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积极的情绪,以防止内分泌失调。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