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患者出现发烧症状,主要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引起的,应该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等,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降温。具体分析如下:
病毒性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好发人群是儿童、老年人等,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烧、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四肢酸痛等不适症状。当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可以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降温。
1.生活护理:如果患者是发低烧,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冰敷、酒精或温水擦浴身体以及移动到空气流通、气温适宜的房间休息等方式降低体温,在护理过程中,避免与多人接触引起交叉感染。
2.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发高烧或长时间发低烧,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等,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补液治疗,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并遵医嘱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抗病毒。
通常来说,体温恢复正常后5-7天,病毒性感冒的其他症状也会逐渐消失。为避免发烧症状反复发生,患者需要做好自身保暖防寒工作,保持饮食清淡、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