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护理方法有高血压、蛋白尿等。主要有血压监测、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预防子痫发作等。建议就医咨询,遵医嘱处理。
1.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一般每4-6小时测量一次,必要时增加测量次数。是因为血压的波动能反映病情的进展,若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护理: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热量摄入,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氮平衡,为胎儿生长提供营养,如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限制盐摄入可减轻水钠潴留,降低血压,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并发症。
3.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和下肢水肿加重。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免诱发子痫发作。活动量应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4.心理护理:子痫前期孕妇常因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健康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类情绪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孕妇沟通,耐心解答疑问,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5.预防子痫发作:密切观察孕妇有无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子痫前期症状加重的表现,以及有无抽搐发作的先兆症状,如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牙关紧闭等。床边应加床栏,防止孕妇抽搐时坠床,备好急救物品,如开口器、压舌板、吸痰器等,一旦发生子痫,能及时进行抢救,确保母婴安全。
孕妇应严格遵医嘱定期产前检查,按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保持居住环境安静、舒适。家属要给予孕妇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协助其做好自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