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老人头上长疙瘩通常是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寻常疣、皮肤肿瘤、头皮血肿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1、脂溢性皮炎: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虽有所下降,但仍可能出现分泌失调。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滋生,引发炎症反应,使得头皮出现红斑,上面覆盖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严重时可出现疙瘩样皮疹,边界不清,常与头皮的脂溢性脱发同时存在。建议谨遵医嘱,外用二硫化硒洗剂洗头,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口服B族维生素药物,如维生素B6片。
2、毛囊炎:因细菌感染头皮毛囊引起。老年人皮肤抵抗力下降,头皮清洁不及时或搔抓等因素易诱发。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有疼痛,疙瘩顶端可出现白色脓疱,周围头皮可有轻度红肿,数目可单个或多个,可反复发作。建议谨遵医嘱,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克洛胶囊。
3、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在头皮上皮细胞内复制,导致头皮出现黄豆大小的疙瘩,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呈乳头样增生,颜色可为灰白色、褐色等,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可单发或多发。建议谨遵医嘱,可采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法去除。
4、皮肤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在老年人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遗传、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头皮上出现结节状或菜花状疙瘩,生长缓慢,表面可破溃、出血,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常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病理检查确诊。建议谨遵医嘱,根据肿瘤类型、分期等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头皮血肿:老年人可能因头部轻微碰撞、摔倒等外伤导致头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表现为头皮局限性肿块,有波动感,初期疼痛明显,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减轻,肿块可能逐渐吸收变小,但如果血肿较大或合并感染,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建议谨遵医嘱,在受伤初期可冷敷,减少出血,后期可热敷,促进血肿吸收,若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
70多岁老人头上长疙瘩不容忽视,不要自行挤压、搔抓或随意用药。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疙瘩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形态、是否有伴随症状以及近期的生活情况等。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病理检查等,以确定病因,然后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观察疙瘩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