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溶解性阴道病是一种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的病症,也被称为“乳酸菌过度生长综合征”。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起因通常是乳酸杆菌的过度增殖,产生过多的代谢产物,例如乳酸、过氧化氢和乙醇等。这些代谢产物不仅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甚至对机体自身的细胞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刺激阴道黏膜。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临床表现与由细菌感染所引发的阴道炎很相似,通常会出现凝乳状白带、外阴瘙痒、红肿,并在外阴处留下抓痕。在进行阴道检查时,可以看到阴道壁上有白膜,同时阴道黏膜呈现充血和水肿的状态。此外,此病的发病规律非常明显,通常在月经前症状会加重,而月经期由于经血的冲洗,症状会有所缓解。对于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白带常规检查。有时可以在检查中发现pH值有所降低(介于3.5至4.5之间),并且存在大量乳酸杆菌的生长。治疗此病通常会采用碳酸氢钠坐浴的方法来纠正阴道内过低的pH值,但这只能缓解症状。
通常情况下此病有可能无需治疗即可自愈,只要增强机体免疫力并祛除相关诱因,就可以逆转乳酸杆菌过度生长的状态。但是,如果长期无法逆转这种状态,病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阴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