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为什么黄体酮针越打越疼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黄体酮针越打越疼的原因包括药物吸收问题、注射技术差异、个体敏感反应、局部肌肉状态、心理因素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药物吸收问题:黄体酮是油剂,相较于水剂类药物,其在肌肉组织中的吸收速度较慢。反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后,局部易形成药物堆积,难以迅速被血液循环带走,进而导致注射部位张力增加、压力升高,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加剧,且药物蓄积处还可能出现硬结、肿胀,进一步加重不适感。
2.注射技术差异:若医护人员进针手法不够娴熟,比如进针速度过慢、角度不当,会使针头对肌肉、皮下组织产生不必要的切割、撕裂,增加局部创伤程度;推药速度若把控不佳,过快时,药液短时间大量积聚,超出组织正常容纳与缓冲能力,也会造成胀痛感明显增强;拔针后若未妥善按压,致使药液外渗至皮下,还会引起局部炎性反应,疼痛随之加重。
3.个体敏感反应:不同孕妇对疼痛的耐受阈值与感知敏感度各异,部分孕妇本身神经末梢较为敏感,即使正常的注射操作与药物吸收过程,也会觉得疼痛程度偏高,随着注射次数增多、心理预期强化,越发感觉疼痛难以忍受;同时,孕妇自身免疫系统可能对黄体酮这种外来药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引发局部轻微炎性改变,致使疼痛加重。
4.局部肌肉状态:孕期孕妇活动量减少,尤其长时间卧床或坐姿固定时,臀部等常注射部位肌肉血液循环不畅,处于相对慵懒状态,药物注入后更难有效扩散吸收,容易淤积,使得注射局部酸胀、疼痛感随着注射频次上升而愈发显著。
5.心理因素:知晓要频繁注射黄体酮且前期体验过注射疼痛后,孕妇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每次注射前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肌肉紧绷,这种紧张肌肉状态下接受注射,进针阻力增大、痛感神经更易被激发,强化了疼痛感受。
使用黄体酮针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注射,切勿擅自增减剂量、更改注射频次或停药。日常护理上,注射部位可在注射后适当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助于药物吸收、缓解硬结疼痛,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保持适度活动,避免久坐久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利于药物在体内代谢分布;若注射部位出现严重红肿、发热、化脓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置。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