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屁股旁边出血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屁股旁边出血,可能是痔疮、肛裂、肛周湿疹、肛瘘、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痔疮:久坐、久站、便秘或妊娠等因素,致使腹压长期增高,直肠末端静脉丛血液回流受阻、迂曲扩张形成痔疮。当内痔脱出发生嵌顿、外痔受摩擦或破损时,黏膜、皮肤破裂出血,常伴疼痛、坠胀感。治疗可温水坐浴,缓解不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用痔疮膏,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肿止痛、止血生肌;肛泰软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普济痔疮栓,直肠给药,清热通下、凉血止血。严重时口服槐角丸,清肠疏风、凉血止血。
2.肛裂:大便干结、粗硬,排便时用力过猛,撑开肛管皮肤,造成肛管后正中线或前正中线处撕裂损伤,形成肛裂。每次排便刺激伤口,引发疼痛、出血,血色鲜红,常呈点滴状。便后用温水或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清洁消毒、松弛括约肌,外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保护创面、止血止痛;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受损皮肤修复,利于创口愈合。
3.肛周湿疹:局部潮湿、透气性差,受摩擦、过敏物质刺激(如化纤内裤、某些清洁剂),引发肛周皮肤变态反应,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搔抓致水疱破裂、皮肤破损出血,伴剧烈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止痒;西替利嗪胶囊,减轻过敏症状。外用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收敛止痒、抗炎;糠酸莫米松乳膏,控制炎症反应;炉甘石洗剂,清凉止痒、保护创面,减少搔抓出血风险。
4.肛瘘: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脓腔未彻底愈合形成肛瘘,瘘管内反复感染、炎性分泌物排出,刺激瘘口周围皮肤,皮肤脆弱易破损出血,时有脓性、血性分泌物流出。轻症坐浴清洁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菌消炎;夫西地酸乳膏,控制感染;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抑制细菌滋生,减少炎症发作,必要时需手术根治。
5.外伤:日常活动中意外碰撞、摩擦臀部,或尖锐物品划伤,致使屁股旁边皮肤、黏膜破损出血。先用碘伏消毒伤口,预防感染,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止血化瘀;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口服头孢拉定胶囊,预防伤口继发感染。
使用上述药物务必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温水清洗;选择柔软、透气内裤,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饮食清淡,多吃蔬果粗粮,防便秘,减少对肛门局部刺激。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