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患者受到了鼠疫杆菌的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细菌学检查、血常规等方法进行判断。
1、临床症状:由于鼠疫杆菌具有抗吞噬的功能,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当鼠疫杆菌大量增殖以后,产生的炎性物质会导致组织受到破坏,人体会出现高热、寒战、休克等。另外患者的淋巴结会出现肿大伴有疼痛。鼠疫杆菌还可能会侵入肺部,形成病灶,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2、细菌学检查:可以取患者的血、尿、大便标本作涂片,阳性率在50%到80%左右,另外也可以提取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等作培养,可分离出鼠疫杆菌。
3、血常规:通过做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淋巴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减少。
如果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前,曾到过鼠疫疫源地,有鼠疫动物、鼠疫患者接触史,存在跳蚤叮咬史。那么就应该及时到医院的感染病科,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一旦被确诊,需要进行隔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环丙沙星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平时可以适量吃新鲜的水果,比如柑橘、苹果等,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