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后患处很疼可能是经络不通、用力过度、肌肉收缩等导致的,建议进行对症处理。
刮痧是一种传统自然疗法,通常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一般会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感冒、黄褐斑等,一般不会引起剧烈疼痛,刮痧后如果出现患处非常疼的症状,可能与经络不通、用力过度、肌肉收缩等原因有关。
其一是经络不通。如果患病本就存在经络不通的情况,可能会在刮痧后出现患处剧烈疼痛的症状,这种情况比较正常,待休息2-3天后,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其二是用力过度。刮痧时需要控制力度,如果医生在刮痧时用力过度,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皮下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疼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给患处消毒,避免造成感染。
其三是肌肉收缩。刮痧时会在皮肤表面来回推动,可能会导致肌肉不断收缩,如果肌肉收缩过度,可能会造成乳酸堆积,从而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
此外,刮痧会加速体液流失,刮痧后患者应该注意多喝温水,有助于补充水分,预防出现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