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冷冻后起水泡可能是冷冻反应、局部感染、过敏、张力性水疱、疱下血肿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冷冻反应:冷冻治疗会对疣体及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出现水泡,是冷冻治疗后的常见现象,通常伴有轻度疼痛、肿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待其自行吸收。若水泡较大,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碘伏消毒后,抽取泡液,然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预防感染。
2、局部感染:冷冻后的创面如果没有保持清洁,细菌侵入可能出现感染,引发水泡,可能还会有红肿、发热、渗液等症状。患者要注意局部卫生,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康复新液、聚维酮碘溶液等药物。
3、过敏:对冷冻治疗时使用的药物或敷料过敏,可能会出现水泡,常伴有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患者应停止接触过敏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过敏药物。
4、张力性水疱:冷冻后局部组织液渗出,如果包扎过紧或活动过多,可能形成张力性水疱,可能伴有局部紧绷感。处理方式主要是松解包扎,减少活动,若水疱较大,可抽取泡液。一般无需用药。
5、疱下血肿:冷冻损伤血管,出现血液渗出形成血肿,表现为水泡,常伴有疼痛加剧症状。较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注射器抽出积血,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三七片、维生素C片等促进止血和修复。
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如果水泡持续不消退或出现疼痛加重、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