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起小水疱,常见的诱因包括丘疹性荨麻疹、水痘、湿疹、汗疱疹、接触性皮炎等,需依据具体病症确定治疗方案。
1、丘疹性荨麻疹:主要源于昆虫叮咬,如蚊、螨、跳蚤等,少数还与食物过敏相关。昆虫的唾液、口器刺入皮肤,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局部出现水肿、小水疱、瘙痒等。轻微或少量皮疹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皮疹通常会逐渐自行消退。若皮疹较多且瘙痒剧烈,还可遵医嘱口服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缓释片等抗组胺药物。
2、水痘: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起小水疱,即水痘。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感染,常见于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起红色斑丘疹、水疱,瘙痒明显。治疗一般遵医嘱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止痒,外涂喷昔洛韦乳膏。因水痘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所以患水痘的小孩应居家隔离,隔离期间需经常开窗通风。
3、湿疹:可能由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引起,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可遵医嘱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治疗。
4、汗疱疹:常与精神紧张、过敏、多汗等有关,在手掌、手指侧面、足底等部位出现深在性小水疱,伴有瘙痒。可遵医嘱外用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水杨酸软膏等,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5、接触性皮炎:接触变应原(如金属、化妆品、洗涤剂等)或刺激物后,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红斑、水疱、瘙痒。可遵医嘱外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
若出现皮肤瘙痒起小水疱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