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温里剂类别的中成药都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这些中成药主要由温里药构成,并具有温里助阳和散寒通脉的功效。常用的具有温中散寒功效的中成药包括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温胃舒颗粒、香砂养胃丸等。
1、理中丸:成分包括人参、干姜、甘草和白术,干姜具有强烈的辛辣和热性,能够温暖脾胃、增强阳气并驱除寒气。人参具有甘温的功效,能够滋养脾脏,增强中气,并对后天的基础进行培补。白术具有甘苦和温燥的功效,有助于燥湿、健脾和帮助运化。甘草的性质是温和的,不仅有补益的功能,还能增强脾脏功能,平衡各种药物之间的关系。当这四种药物结合使用时,可以起到温暖身体、驱散寒气、补充气血和健脾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脘腹的疼痛、喜欢温暖和按压、呕吐、大便稀溏、胃部痞满、食欲不振、怕冷、四肢冰冷、口感淡而不渴、舌头颜色淡、舌苔白润等。
2、附子理中丸:是由黑附子、人参、白术、干姜和甘草这五种中草药混合而成的。附子理中丸相较于理中丸,增加了一种附子成分。附子不仅具有更强的温中散寒效果,还能温肾。因此,特别适用于脾胃阳虚或脾肾虚寒的人群,具有温中祛寒、益气健脾的功效,临床症状包括脘腹疼痛、腹泻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等。
3、小建中颗粒:是由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温中补虚、平衡内部和缓解急性症状的功效,特别适合治疗中焦的虚寒症状。在临床上,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脘腹的紧张和疼痛,有时发作有时停止,喜欢温暖和按摩,或者感到心跳加速、心烦意乱、面色暗淡,并伴有手脚发热、咽喉干燥和口部干燥等症状。
4、温胃舒颗粒:主要成分包括黄芪、肉苁蓉、陈皮和补骨脂等,具备温暖胃部和缓解疼痛的特性,特别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部的凉痛、未加热的食物和严重的寒痛等症状。
5、香砂养胃丸:成分包括木香、砂仁、茯苓、姜厚朴等,这些成分具有温暖和平衡胃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胃阳不足和湿阴气滞引发的胃痛、痞满等病症。
有许多中成药可以温中散寒,但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必须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