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立秋之后胸闷气短

医生头像

王学林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河南省人民医院

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也发生变化,此时出现胸闷气短,可能是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支气管炎、心脏神经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1.气温骤降:立秋后气温下降,若未及时增添衣物,可能导致身体受凉,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常伴有畏寒、乏力等表现。应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2.空气干燥:秋季空气干燥,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导致胸闷气短,常伴有咽干、咳嗽等症状。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同时多饮水,无需特殊治疗。
3.支气管炎:秋季气温变化大,易引发支气管炎,导致胸闷气短,常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发挥抗菌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
4.心脏神经症:立秋后,由于气候、情绪等因素,可能诱发心脏神经症,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常伴有心悸、失眠、多梦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症状。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秋季可能因气温变化、空气干燥等因素,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胸闷气短,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日常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