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通常是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一种,尽管没有发展成恶性肿瘤,但情况相当严重,因此建议尽快再次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是由于子宫内膜未能遵循正常的生长规律进行增生和脱落,导致过度增生。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雌激素过度分泌、超重、高血压、糖尿病和不孕症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偏多、经期过长以及继发性贫血等多种症状。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疾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成子宫内膜癌。
对于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的治疗方法,应依据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以及生育需求等多个因素来作出选择。对于年纪偏大、没有生育需求并且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人而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或者子宫内膜剥除术。年轻的患者想要能够保留自己的子宫,对于明确没有雌激素依赖型内膜病变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激素治疗。这种治疗需要大量、长时间的应用,并在用药后进行定期的随访,以进行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来评估子宫内膜的状况。
50岁以上的患者中,子宫内膜的复杂性非典型增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围绝经期。当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律出血等症状时,应给予高度关注,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围绝经期的正常表现,否则可能导致诊断的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