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一般指鹅口疮。鹅口疮的临床表现通常是口腔黏膜表面覆盖有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还可能伴随轻微的烧灼、疼痛感。
念珠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口腔、肠道、阴道等处,鹅口疮是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小儿。如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以及小儿使用的奶瓶、奶嘴,母亲的乳房不干净等,都可能导致念珠菌在口腔大量增殖,引发鹅口疮,通常会在颊黏膜、嘴唇内侧、上腭等口腔黏膜表面附着有类似凝乳状的白色膜状物,病情初期可能为小斑点,略高起,随着病情逐渐增大,就可能相互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
根据鹅口疮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轻度一般是只有白色小点或斑片状伪膜,未见其他不适,不影响吃奶或进食。如果为中度,可能有口腔黏膜发红、烧灼、疼痛等表现;重度就可能是白色斑膜覆盖全口腔,甚至蔓延至咽、喉、食管等处。
如果出现相关异常,可及时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片、氟康唑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平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