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通常是指月经,月经最后几天出现的腥臭气味可能是由饮食不当、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多种妇科炎症性疾病引发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如果在月经期间食用了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可能通过汗液和分泌物代谢排出,影响体味,可以多喝水,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
2、阴道炎:当女性受到细菌、滴虫、真菌等多种病原体的感染,阴道分泌物可能会增加。当这些病原体分解分泌物并生成氨等物质时,可能会导致分泌物出现不正常的气味。由细菌感染导致的阴道炎,可以采用硝呋太尔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应使用氟胞嘧啶片和伊曲康唑乳胶手套等抗菌类药品治疗。由滴虫感染导致的阴道炎,可以采用甲硝唑片、奥硝唑片等抗滴虫药物进行治疗。由真菌引发的阴道炎,可以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克霉唑软膏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宫颈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在宫颈区域繁殖引发的疾病,这些病原体有可能对当地组织造成伤害,导致炎症病变的出现。在月经的最后几天,由于经血量减少和分泌物与经血混合,病原体有更多的时间在经血中繁殖,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并生成氨等物质,这可能会使经血的味道变得腥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双唑泰栓、保妇康栓、抗宫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激光、冷冻、微波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4、子宫内膜炎:这种疾病是由病原体在子宫腔内生长引起的,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伤害,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在月经的最后几天,经血的流速会减慢,并在子宫内停留更长时间。这些病原体在子宫内膜上进行繁殖和代谢,生成氨等物质,并可能伴随着发热和小腹疼痛等症状。在妇产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可以采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替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5、盆腔炎:当女性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导致细菌和其他病原体进入盆腔,可能会引发炎症。这些病原体可能会与经血混合,最后可能导致月经的最后几天出现腥臭的味道,或者出现分泌物增多、发热、腰酸、腰痛等症状。建议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女性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