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胆红素是一种代谢产物,尿胆红素阳性表示尿胆红素水平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一般提示患有胆道梗阻、溶血性黄疸、急性肾盂肾炎等,是不可以自己恢复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消化科就诊,对症治疗。
1、胆道梗阻:由于胆管腔内病变、管壁外浸润压迫等,使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胆管,进而导致胆道梗阻,造成尿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上腹隐痛、发冷等,患者不能自己恢复,若不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肾衰竭。建议患者在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进而超过肝细胞的排泄能力,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溶血性黄疸。这种情况一般不能自愈,患者需要在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
3、急性肾盂肾炎:由于遭到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在炎症期间,肾小管坏死,进而会导致尿胆红素水平升高。若不治疗,容易造成病情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建议患者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建议患者出现尿胆红素阳性的情况,要前往医院的消化内科、普外科进行诊治,不可以自行恢复,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