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拽出上黑下白还很臭可能由污垢积聚、细菌感染、湿疹、脐炎、皮脂腺囊肿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谨遵医嘱。
1.污垢积聚:肚脐部位容易藏污纳垢,长期不清理可形成黑色污垢,拽出时可能出现上黑下白且有异味。污垢发酵产生臭味。应保持肚脐清洁,可用温水和棉签轻轻清理,避免用力过度。一般无需用药,若局部发红可使用碘伏消毒。
2.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肚脐,可引起炎症,出现异味、分泌物等。细菌在肚脐内繁殖。可使用碘伏消毒,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抗生素药膏。若感染严重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片等。
3.湿疹:过敏、潮湿等因素可引发肚脐湿疹,表现为瘙痒、渗出、异味等。可能接触过敏原或局部潮湿环境引起。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局部干燥。
4.脐炎:多因抠挖肚脐等不良习惯导致肚脐破损,引发感染,损伤后细菌入侵。应保持肚脐干燥,避免抠挖。可使用碘伏消毒,若炎症明显可按上述方法使用抗生素药膏和口服抗生素。
5.皮脂腺囊肿:肚脐部位皮脂腺堵塞可形成囊肿,若继发感染可出现异味、分泌物等。皮脂排泄不畅继发感染。若囊肿较小且无感染可观察,若感染可先控制感染,方法同上述细菌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囊肿。
如果肚脐出现异常情况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用药谨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