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身上痒通常是由激素水平变化、皮肤干燥、过敏反应、蚊虫叮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1、激素水平变化:妊娠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升高,可能导致皮肤变得敏感,从而引发瘙痒感。孕妇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皮肤的刺激。
2、皮肤干燥:空气干燥或洗澡时水温过高、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都可能导致孕妇的皮肤干燥,进而引发瘙痒。孕妇应勤洗澡,但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洗澡后,应及时涂抹孕妇专用的润肤霜或身体乳,保持皮肤湿润。
3、过敏反应:孕妇可能对某些食物或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如海鲜、牛羊肉、花粉、螨虫等。孕妇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羊肉等。如果瘙痒症状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蚊虫叮咬:在夏季或蚊虫较多的环境中,孕妇可能因蚊虫叮咬而引发全身瘙痒。孕妇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并使用孕妇专用花露水、紫草膏等来缓解症状。同时,尽量避免在蚊虫较多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该病症的首发症状是无皮肤损伤的痛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天轻夜间加剧。孕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或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孕妇采取清淡的饮食习惯,多加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