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后脑勺秃了一个圆圈怎么回事,怎么办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后脑勺秃了一个圆圈,可能是斑秃、头癣、拔毛癖、局部皮肤损伤、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斑秃:自身免疫因素、精神压力过大、遗传等都可能引发斑秃。身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导致毛囊受损,毛发停止生长,从而在后脑勺出现圆形秃斑。治疗上,可外用米诺地尔酊,其能扩张血管,刺激毛囊生长;卤米松乳膏可减轻毛囊周围炎症反应,促进毛发生长;口服胱氨酸片,为毛发合成提供营养物质。
2.头癣:真菌感染头皮后,真菌在头皮大量繁殖,破坏毛囊结构和毛发的正常生长环境,造成局部脱发,形成圆形秃区。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乳膏,抑制真菌生长;联苯苄唑溶液能有效杀灭真菌;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系统地抗真菌治疗,但需注意其肝毒性,定期检查肝功能。
3.拔毛癖:多因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患者不自觉地反复拔除后脑勺毛发,长期可导致局部毛发缺失,形成秃圈。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局部可外用生长因子凝胶,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毛囊修复;也可涂抹辣椒酊,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片,营养神经,辅助毛发生长。
4.局部皮肤损伤:如烫伤、烧伤、外伤等损伤后脑勺头皮,损伤部位毛囊受损,愈合后可能无法正常生长毛发,出现秃圈。若有瘢痕形成,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软化瘢痕;外用硅酮凝胶,改善瘢痕外观;口服积雪苷片,促进创伤愈合与修复,减少瘢痕对毛囊的影响。
5.脂溢性皮炎: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长期可导致毛囊堵塞、萎缩,出现圆形脱发区。外用二硫化硒洗剂,抑制马拉色菌,减少油脂分泌;吡硫翁锌气雾剂可改善头皮生态;口服维生素B2片,调节油脂代谢,减轻炎症。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头部清洁,选择温和的洗发产品;避免搔抓、拉扯头发;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头发健康的生长。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