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子宫肌瘤患者来月经时有血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病灶体积较大、病灶位置影响、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子宫腺肌病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对症治疗。
1.病灶体积较大:病灶过大导致子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使经血排出不畅形成血块,可能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宫瘤消胶囊、桂枝茯苓丸等药物治疗,此些药物能够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缓解症状。
2.病灶位置影响:如果病灶靠近子宫内膜,会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伴随症状可能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调节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治疗,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淤血排出,减少出血。
3.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可能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引起内分泌失调,常伴有月经周期不规律、情绪波动、月经结块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理逍遥丸、乌鸡白凤丸、定坤丹等药物治疗,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4.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患者易并发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使内膜脱落不规则,形成血块,会有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应用抗感染的药物,比如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
5.子宫腺肌病:该病与子宫肌瘤并存时,会加重月经异常的情况,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肠溶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平时子宫肌瘤患者需要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受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子宫肌瘤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