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大便出血,可能是孕期便秘、痔疮、肛裂、饮食不当、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孕期便秘:子宫增大压迫肠道,且孕期运动量减少,使得便秘在孕晚期较为常见。用力排便时易致肛门周围血管破裂出血。解决方式为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等,促进肠道蠕动以缓解便秘。
2.痔疮:妊娠后盆腔血液供应增加,直肠静脉丛血液回流受阻易形成痔疮,痔疮破裂则出现便血。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症状,每次坐浴15至20分钟,每天2至3次;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
3.肛裂:通常由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过猛等引起。要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若肛裂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外用药物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4.饮食不当:孕期若食用过多辛辣、油腻食物,易引起肠道不适和便血。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5.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息肉等肠道疾病也可能引发大便出血。这种情况需谨慎对待,虽不能及时就医,但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待合适时机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在孕晚期,医生会综合考量孕妇和胎儿情况选择合适诊疗方案。
需注意,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孕晚期大便出血时,一定要谨遵医嘱。同时,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不要憋便;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