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排卵期一直流水怎么办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排卵期一直流水,可能是生理现象、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积水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生理现象:在排卵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宫颈腺体分泌更多的黏液,这些黏液通常是无色透明、蛋清样且量较多,可呈流水样,这有利于精子通过宫颈进入子宫,为受孕创造条件。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燥舒适即可。若分泌物较多,可使用护垫,但要注意及时更换,避免滋生细菌。
2.阴道炎:如果患有阴道炎,炎症刺激阴道黏膜,使其分泌物增多,在排卵期时这种增多的现象可能更明显。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带呈豆腐渣样,但在炎症刺激下也可能伴有较多水样分泌物,同时可能有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真菌大量繁殖,破坏了阴道内的正常微生态环境。可使用克霉唑栓,其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口服氟康唑胶囊,从全身角度抗真菌;同时用碳酸氢钠片稀释后坐浴,改变阴道酸碱度,抑制真菌繁殖。但需注意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按疗程使用。
3.宫颈炎:宫颈受到病原体感染或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发生炎症,在排卵期时,由于激素变化,宫颈炎症可能加重,出现分泌物增多呈流水样,可伴有异味、接触性出血等症状。炎症导致宫颈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功能增强。可使用保妇康栓,其有行气破瘀、生肌止痛的作用;口服抗宫炎片,减轻宫颈炎症;还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坐浴,对宫颈局部进行消毒杀菌,但要注意溶液浓度和坐浴时间,避免损伤宫颈黏膜。
4.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产生炎症,在排卵期,由于子宫内膜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加重,渗出增多,导致分泌物增多。患者可能伴有下腹疼痛、坠胀等症状。这是因为炎症破坏了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口服头孢克肟胶囊,其对常见的病原体有抗菌作用;配合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同时使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其能通过直肠黏膜吸收,作用于盆腔,减轻子宫内膜炎症,但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利于药物吸收。
5.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因炎症等原因发生积水,在排卵期,由于盆腔内的生理变化,积水可能会有少量渗出,与阴道分泌物混合,导致分泌物增多呈流水样。可能伴有下腹一侧或双侧隐痛。这是因为输卵管的病变使管腔内液体渗出。可先采用保守治疗,口服金刚藤胶囊,其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的作用;配合妇科千金片,化瘀止痛;也可静脉注射头孢西丁钠和甲硝唑联合抗感染,若积水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若流水样分泌物伴有异味加重、发热、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