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年龄组最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所以20岁可能会患有该病,但是患病机率较小。
肝癌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肝纤维化等疾病因素可诱发该病,长期接触氯乙烯、亚硝胺类、偶氮芥类、苯酚、有机氯农药等化学物质或是二手烟也可诱发该病。如果20岁的人群长期处于上述情况中,可导致肝细胞反复的损害和增生,从而激活癌基因而诱发该病,表现为肝区疼痛、全身及消化道症状等。
早期肝癌若能够获得根治性治疗,如肝移植、手术切除等,一般预后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肝癌患者即使进行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70%出现转移或复发,此时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化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由于患有该病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可能会错过较佳的治疗时间,所以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对于出现持续的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的患者来说,应及时就医,通过肝功能、肿瘤标志物、CT检查、病理检查等项目以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不吃油炸或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