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应激性心脏病

医生头像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应激性心脏病主要是焦虑情绪引起的,一般通过舒缓情绪改善。

焦虑情绪会引起人体内激素改变,进而引发心肌的变异,同时局部血管痉挛又会加重症状,可引起应激性心脏病。与真正的心脏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的心肌有恢复的可能性,预后也通常比真正心脏病患者要好。

应激性心脏病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心痛、背痛等症状,而真正的心脏病,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症状也类似,但两者频率不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胸闷、心痛症状,常持续半小时左右,之后稍有缓解,然后再次重复。而应激性心脏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往往会持续一整天。

此外,患者还可能伴随失眠、口干、出汗等症状,但同时心电图等检查并不会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一样出现心肌缺血表现。

平时需要注意舒缓情绪,改善病情,例如通过听音乐、看视频、看书等,转移注意力。可适当运动,例如登山、跳绳、游泳等,缓解不良情绪。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