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一般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营养障碍期通常表现为患肢持续性疼痛,夜间、卧床尤甚。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吸烟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该病主要侵犯肢体,通常病变首先出现于肢体动脉远端,如胫后、胫前、尺、桡、足弓、掌弓、趾、指等动脉,病变进一步发展可累及股动脉和肱动脉等,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浅静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分为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和组织坏死期三个时期。
局部缺血期表现为肢体皮温降低、感觉障碍和游走性的静脉炎;营养障碍期会出现患肢持续性疼痛,在夜间、卧床的情况下,疼痛尤甚,皮肤可出现干燥、脱屑和指甲变厚等症状;组织坏死期则会有肢体发黑、坏疽、溃疡等情况。受累血管的血管壁可出现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可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其坏疽。
平时需要保证局部皮肤清洁与干燥,防止感染,同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以适当的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但不能过热,以免增加氧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