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腋下出现红色疹子是什么情况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腋下出现红色疹子,可能是足癣、跖疣、过敏性紫癜、二期梅毒疹、点状掌跖角化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如红色毛癣菌等。真菌在脚底皮肤角质层生长繁殖,破坏皮肤正常结构,引发轻微炎症反应,出现红点点,早期可能不痛不痒。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干扰真菌麦角固醇合成;联苯苄唑乳膏,有效对抗多种皮肤癣菌。同时,保持足部干燥透气,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等。
2.跖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足底皮肤所致。病毒刺激足底表皮细胞增生,形成角化性丘疹,表现为红点点,由于病毒在表皮内复制相对缓慢,初期可能无疼痛或瘙痒感。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刺激局部免疫反应来清除疣体;氟尿嘧啶软膏,抑制病毒核酸合成;也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去除疣体,同时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3.过敏性紫癜:可能因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食物过敏(如鱼虾、蛋奶等)、药物过敏等因素诱发。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到皮下形成红点,多分布在双下肢包括脚底,一般无瘙痒疼痛,但可伴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应积极寻找并去除致病因素,卧床休息。可口服维生素C片、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4.二期梅毒疹: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经血液传播,在二期可出现梅毒疹,脚底是好发部位之一。梅毒螺旋体在局部引起免疫反应,出现红点点,一般不痛不痒,常伴有其他部位皮疹及全身症状。治疗主要采用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G肌肉注射;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或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如盐酸多西环素片,但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规范治疗,且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
5.点状掌跖角化病:与遗传有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脚底皮肤角质层异常增厚、角化,形成红点点样改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可外用维A酸乳膏,促进表皮细胞更新,改善角化;水杨酸软膏,剥脱角质;尿素霜,软化角质,增加皮肤含水量,但药物治疗效果相对有限,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使用上述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足部摩擦。选择透气舒适的鞋袜,勤换勤洗。若红点持续不消失、增多或出现疼痛、瘙痒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