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畏寒怕冷可能是阳气虚衰、气血不足、外感寒邪、肝郁气滞、脾肾阳虚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日常调理、中药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阳气虚衰:先天体质较弱、年老体衰、久病伤阳等原因,可能出现体内阳气亏虚,阳气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阳气虚衰则无法温养身体,从而出现畏寒怕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方式主要是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同时患者可以服用桂附地黄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
2、气血不足: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失血过多等可能造成气血生成不足或耗损过多,气血无法充分滋养和温煦身体,引起畏寒怕冷、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等症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药物。
3、外感寒邪:淋雨、受寒、长期处于寒冷环境等因素,寒邪侵袭人体,阻遏阳气,可能会出现阳气不能正常布散,出现畏寒怕冷、发热、头痛、无汗等症状。患者应当及时保暖,避免再次受寒,同时可遵医嘱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败毒散等药物。
4、肝郁气滞:精神压力大、情志不舒等,容易出现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可化火伤阴,进而影响阳气的运行和布散,出现畏寒怕冷、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情绪抑郁等症状。患者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可按医嘱使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遥丸等药物。
5、脾肾阳虚:长期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等可能损伤脾肾阳气,脾肾阳气不足则温煦失职,引发畏寒怕冷、腹泻、水肿、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脾肾两助丸等药物。
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暖,适当进行运动,饮食上多吃温热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