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上焦火、下焦寒吃什么药比较有效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上焦火、下焦寒是一种中医常见的寒热错杂证候,表现为上部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失眠等症状,下部则有腰膝冷痛、腹泻、下肢冰凉等症状。治疗此类病症可以服用乌梅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
1.乌梅丸:成分包括乌梅、细辛、干姜、黄连等,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的功效。适用于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颠顶头痛,通过调和肝脾、清上温下以改善病症。
2.桂附地黄丸:成分包括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等,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还可以通过补充肾阳,改善下焦虚寒,同时清上焦虚火。
3.金匮肾气丸:含附子、桂枝、茯苓、泽泻、牡丹皮等,能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对于上焦火、下焦寒的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4.右归丸:由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还可改善下焦寒的情况,间接调理上焦火。
5.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能够温中健脾,对于下焦寒有较好的疗效,进而有助于缓解上焦火的症状。
在选用药物时,应先经医师准确辨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用药。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有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