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中药一剂建议分早晚两次服用。若分两天饮用,浓度逐日递减,可能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煎中药时,在火候、时间、水量和特定器皿有严格规定。中药煎煮的火候和时间需依据药材特性及药效调整。补益类药材适宜以文火慢煎,煮沸后持续30至60分钟;而解表或清热类药物则应使用武火快煎,煮沸后只需再煮3至5分钟。中药煎煮需将三碗水分减至一碗。过量的水用于煎煮中药可能导致药效稀释,从而减弱治疗作用。缺水不足可能导致中药烧焦,成分无法充分提取,既影响药效,也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各类中草药特性各异,吸水率自然有所差异,在水分管理上需针对性处理。对于部分质地松软的花、叶类、草本类中药材吸水性强,故可能需适量增补水分。对于坚固的中药,因其吸水性较低,建议适量调整用水量。中药煎煮推荐使用砂锅或瓦罐,避免铁锅和铝锅,以防药物与金属反应,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