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泛黄发硬,可能是胼胝、鸡眼、足癣、掌跖角化病、慢性湿疹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
1、胼胝:长期受压和摩擦,如长时间站立、行走、穿不合脚鞋子等,导致脚底皮肤角质层增厚、变硬,颜色发黄。一般减少摩擦和压力可缓解,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尿素软膏,帮助软化角质。平时穿舒适、合脚的鞋子,也可使用软鞋垫。
2、鸡眼:因足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如穿高跟鞋、过紧鞋子等,使角质层过度增生并向内推进,形成圆锥形角质栓,其周围皮肤发黄、发硬。可外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等,软化角质后去除鸡眼。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同时注意选择合适鞋子。
3、足癣:真菌感染足底皮肤,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引起皮肤角质层代谢异常,角质增厚、发黄、变硬,常伴有瘙痒、脱屑等。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严重时可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盐酸特比萘芬,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等。
4、掌跖角化病:与遗传有关,先天性掌跖皮肤角质层增厚,脚底皮肤表现为发黄、发硬,通常自幼发病,病情可逐渐加重。可外用角质松解剂,如水杨酸软膏、乳酸软膏、尿素霜,口服阿维A胶囊、异维A酸胶囊等维A酸类药物改善症状,注意皮肤保湿。
5、慢性湿疹:长期局部摩擦、搔抓、接触过敏原等因素,使脚底皮肤发生慢性炎症,皮肤角质层增生、肥厚,出现发黄、发硬,伴有瘙痒、苔藓样变。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卤米松乳膏、醋酸氟轻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
脚底泛黄发硬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